7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的办公桌上,站着一只会自己喝水的“鸟”。走进他办公室的人,很难不被这只“鸟”吸引。为此,他“婉拒”了不少想要带走这只“鸟”的客人,其中不乏院士朋友。不过这也不奇怪,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编著的《趣味物理学续编》中就提到,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也曾为“饮水鸟”的精妙设计而惊叹。
“做科普就要像‘饮水鸟’,有趣的外表包裹着科学内核,让人忍不住好奇,兴趣盎然。”褚君浩说,随着《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》(以下简称“科普条例”)施行,科普从少数人“为爱发电”软任务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,也为科普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。
“科学玩具”走红,科普产业可期
本月起施行的科普条例对科普的组织管理机制、全社会参与科普的工作职责、科普的保障激励机制等作了规定,其中第六条提出的“支持、培育和推动科普产业发展”,引起了褚君浩的关注。
平均每月作一两场科普报告,先后撰写了近百篇科普文章,因在科普领域的突出贡献,褚君浩获颁首届“全国创新争先奖章”。越深入做科普,他越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,尤其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,推出更多市场化的科普产品方面,上海有基础,更有探索提升的空间。
让科学“亲近”大众,“饮水鸟”是一个很好的案例。它的神奇之处在于,只要在它面前放上一杯水,它就会不停地俯身饮水。褚君浩说,当人们看到一只鸟在水杯边不断“啄水”时,就会好奇这是怎么发生的,而好奇心是走近科学的第一步。
除“饮水鸟”之外,近年来,一批“科学玩具”也在网上走红。比如,向一口“魔法大锅”中投入不同试剂,锅内物体就会变色、冒烟,最后还会冒出一只宠物精灵。其实,“魔法锅”演示的就是几种简单的化学反应,这款科学玩具不仅孩子喜欢,大人也忍不住想动手一试,视频网站上相关播放量超过百万。
上海从几年前就开始探索科普产业的发展。据市科委科普处透露,目前全市已建成包括宝山智慧湾在内的多个科普产业孵化基地,集科学讲座、产业孵化、新品发布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首座科普公园已成为“网红”地标,在亲子家庭中人气颇高。
用好新媒体传播,重视游戏的力量
在科普产业中,褚君浩十分关注科普游戏的发展。在他看来,想要赢得年轻受众的心,需要加强对游戏的研究,多开发一些蕴含科学规律的游戏作品。
褚君浩之所以看好科普游戏的发展,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密切相关。《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》显示,公众每天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达64.6%,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科普达人和机构将互联网作为科普主战场。
在科普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科技馆,已明确将游戏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。早在两年前,馆方在推出《鲸奇世界》特展时,就同步上线了首款科普游戏《探索鲸奇世界》。这是一款鲸豚养成手游,游戏中有15种鲸豚等待玩家喂养与救助。今年初,上海科技馆上线了一款数字化实景解谜科普游戏,偌大的科技馆化身“实景密室”,游客则以侦探的视角破解重重科学难题,寻找失踪的“科博士”。
当下,“元宇宙”风头正劲,不少巨头纷纷将游戏作为入局“元宇宙”的切口。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肖风认为游戏是一种组织人的方式,在游戏世界观的构架中,人们很容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借游戏来传播科学亦是如此。
科学家带头,让科普走向“高端”
在不少专家看来,科普条例的实施,有助于扭转科普在不少人心中“小儿科”的印象,而推动科普走向“高端”,需要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。人从哪里来?褚君浩认为,科普水平的提升在于不断实践,科学家应该带头做科普。
在参与编写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丛书过程中,褚君浩发现,现有评价机制尚无法激励科学家持之以恒做科普,比如,很多时候,撰写科普书籍的价值比不上一篇论文。为此,科普条例在畅通科普人员职业发展上做了一些探索,提出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普人员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,开展其他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时,相关人员取得的科普成果和科普工作业绩应当作为参考。这无疑将激励更多人尤其是专业人士投身科普。“科技工作者应率先参与进来,唯有实践,才能知道你说的内容公众爱不爱听,讲得不好,观众是会走掉的。”他说。
短视频平台的崛起,也让一批有兴趣、有能力做科普的人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平台。龙华医院团委书记朱栋告诉记者,医院已有11名年轻医生在抖音上开通了科普账号,通过观众反馈,他们越来越知道什么样的科普更受欢迎。汪品先、褚君浩等一批院士、专家也陆续入驻B站,由专业团队拍摄、制作的科普内容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,资深“70/80后”科普UP主“圈粉”无数。(沈湫莎)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东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